• <td id="cg0cc"><rt id="cg0cc"></rt></td>
  • <table id="cg0cc"></table>
  • 公司動態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公司動態 > 又一巨獻!青海省博物館“1+3”主題展覽重磅亮相~

    又一巨獻!青海省博物館“1+3”主題展覽重磅亮相~

    時間:2021-12-10 來源:zcgj

    青海省博物館順應文旅融合戰略,為助力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努力提升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重塑新形象、激發新活力、彰顯新作為,精心組織策劃以《青海歷史文物展》為主,《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青海考古成果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錄展》為輔的‘1+3’主題展覽新體系更全面深入的呈現青海歷史、考古、非遺與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L1

    青海歷史文物展

    “青海歷史文物展”客觀再現古代青海境內的羌中道、吐谷渾道、唐蕃古道、青唐道、茶馬古道的交通功能與歷史風采,分為源遠流長、漢治河湟、鮮卑西遷、吐蕃東進、青唐風云、多元一統六個部分,分設于兩個展廳,以圖版和相關珍貴文物為主要展示手段,配合場景、雕塑、多媒體等多層次、全方位展示青海歷史發展沿革和人文變遷。


     2-211210145G0G8.jpg


    此次展陳展覽內容較以往更加豐富,增加了如 “乙弗勿敵國”、“乙弗皇后”、“粟特人在青海”、“都蘭遺珍”等內容,對青海歷史文化的闡釋更為全面。同時,充分挖掘青海作為“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歷史文化內涵。 

     

    青海江河連東土,河煌山川通西陲。距今約3.7萬年前,華北地區的先民進入青海,進行過季節性游獵活動。距今約6000年,仰韶文化人群徙居青海“東大門”,粟黍農業和彩陶文化進入河湟。 

     

    距今5500年以來,馬家窯文化的興起使河湟地區成為我國原始彩陶文化的中心,4000年前齊家文化人群的徙入使河湟地區踏進文明時代的門坎。 

     

    青海歷史文物展通過場景、雕塑、多媒體等展示手段,全面展現青海歷史發展沿革和人文變遷,使觀眾能更加生動直觀地了解青海歷史文化發展脈絡,縱覽青海歷史發展全貌。

     

     

    L2

    青海考古成果展

     

    青海考古成果展將青海考古歷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遺址進行集中展示,包括宗日遺址、柳灣遺址、喇家遺址、沈那遺址等,還有震驚海內外的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羌戎故里核桃莊墓地、潘家梁墓地、上孫家寨墓地等,這些考古發現都曾在中國的考古史上寫就濃重的一筆。


    2-211210145I3454.jpg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的都蘭熱水墓群,其出土的金銀器等一批珍貴文物為首次展出,觀眾可以通過更多的考古出土文物見證青海多民族發展的歷史。又一巨獻!青海省博物館“1+3”主題展覽重磅亮相~(圖3) 

     

    展覽還通過遺址復原、多媒體演示等多種手段,打造全景式的展示效果,讓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考古工作。

     

    2018年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青海都蘭熱水墓群中年代略早于何家村窖藏的2018血渭一號墓進行了發掘。“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就囊括了一處位于青海都蘭縣熱水鄉的“2018血渭一號墓”。

     

     2-211210145K1b1.jpg

     

    種種研究證明,“2018血渭一號墓”是青藏高原地區發現的布局最完整、結構最清晰、形制最復雜的高等級墓葬之一,其墓園、祭祀建筑、殉牲坑、一主室四側室布局的墓室等墓葬結構,是熱水墓群考古研究的重要發現,也是首次揭示出吐谷渾陵墓形制的基本特征,為研究中國古代陵墓制度提供了重要資料。

     

    2018血渭一號墓中出土了1000余件工藝精湛的金銀器,如鑲綠松石金鏈、鋬指金杯、雙獅日月金牌飾等,這些器物的制作水平高超,令人嘆為觀止。值得說明的是,此次展出的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出土文物是首次對外展出。


    2-211210145913214.jpg

     

    此展與以往考古展更加親民,除了考古成果展示,現場還有考古專家在考古現場圖片介紹和考古筆記。 

     

    展廳里所展示的文物,有些是經過修復的,展覽還把文物修復的相關知識通過展品和圖片演示及修復前后對比,讓觀眾更加了解考古背后的故事。 

     

    2-211210145935116.jpg


    當下,考古正在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此次展覽還布置很多通俗易懂的考古知識,讓讀者在觀展的同時,更加了解考古的意義和價值。該展覽還有個亮點,就是展示出考古工作者近幾年來用到的考古工具,并闡釋他們是如何考古的。 

     

     

    L3

    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錄展

     

    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錄展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策劃的特別展,展覽結合青海省2021年公布的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聯合省內西路軍紀念館、慕生忠將軍紀念館、原子城紀念館等紅色主題紀念館、博物館,用文物講述青海省18處革命遺址背后的故事。 

     

    2-211210145Q0V3.jpg


    可移動革命文物部分展示了紅軍長征、西路忠魂、青海解放、抗美援朝、蘭青鐵路、青藏公路、兩彈一星、玉樹抗震救災等歷史事件中青海人民及全國各族各界人民的英勇表現與凝聚的強大精神。 

     

    L4

    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

     

    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依托國務院公布的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青海省政府公布的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展出190套(640件)展品以青海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輔以青海古建風情、地區代表性自然風景等,讓觀眾感受“看非遺游青海”的展覽效果。 

     

    展覽劃分為河湟神韻、民族風情、文化生態保護區三個單元進行體系構架,輔以青海古建風情、地區代表性自然風景等,力求達到“看非遺 游青海”的展覽效果,讓文化旅游“靚”起來、文旅品牌“響”起來、文創資源“活”起來,增強青海非遺的生命力和傳承活力,助力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 

     

    青藏高原之上,有一個被稱為“世界之最”的狂歡節,那就是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的“土族納頓節”。納頓節是人們認識土族歷史的“活文獻”,其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2-211210145S3129.jpg


    收藏于青海省民和縣麻地溝能仁寺的《目蓮寶卷》是在唐朝說唱文學《目蓮救母變文》的基礎上,由民間戲劇作家集體改編、創作而成的大型劇本。是目前我國唯一一部首尾保存齊全的口傳劇本,被譽為中國古老戲劇的活化石。

     

    青海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富礦區”,形式豐富多彩、民族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青海悠久歷史的見證,更是增強民族凝聚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聯結民族情感的重要紐帶。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文化資源,更是人類文明記憶的載體。青海省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通過移步異景的方式,反映青海廣袤土地上的風土人情,展現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性、多樣性、本真性的鮮明色彩。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檔:
    藝術類多媒體展廳設計突出藝術文化 關于展廳設計公司里方形和有機形陳列 淺析現代博物館設計數字化方案包括哪兩點 陳列館設計公司介紹異形幕的類別 給大家分享展廳設計的核心要素(一) 車展展廳設計的要點是什么 多媒體數字展廳有什么優勢? 給大家分享一下,展廳設計要注重品牌形象的體 展廳設計公司中建造常用的修建構造 給大家分享一下,VR對于展廳設計的作用
    干逼视频